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 张承地区的困境与出路

2014年07月23日14:47  新闻专栏  作者:杨思远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是北方名城,自古即为兵防重镇和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的陆路商埠。张家口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68万。全市有12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区),其中张北等9县列入燕山太行山特殊困难片区,全市贫困人口达131.8万。2013年全市总产值1317亿元,财政收入224.76亿元。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滦河之北,全市总人口378.2万,其中满、蒙、回、朝鲜等少数民族25个,人口155万;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272.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92亿元。全市有5个国定贫困县,1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75万,城镇居中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6元。

  两市总面积7.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6.2万,2013年两市总产值2589.1亿元,财政收入416.76亿元。

  一、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

  张家口是东方人类的发源地。泥河湾是河北省阳原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二百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泥河湾遗址群是我国以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泥河湾盆地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质剖面、泥河湾动植物群、泥河湾文化遗址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从1924年西方学者巴尔博在这里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并命名为泥河湾层后,已有2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考古专家前来考察和研究,我国一批知名专家更是经常涉足。他们认为“在一两个县的范围内,发现这么多遗址,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无论地质还是旧石器时代考古,泥河湾都是极为理想的场所”,充分说明“泥河湾是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是世界人类及其文化起源的中心”。(http://baike.so.com/doc/7978.html)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理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http://baike.so.com/doc/1510269.html)

  二、中华民族从这里走来

  据史籍记载,距今四千六百年前,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与东夷蚩尤九黎部落,在今河北张家口的“涿鹿之野”、“阪泉之野”发生征战。三祖两战,以轩辕黄帝得胜告终,炎帝归附黄帝,蚩尤战败被杀。战后,黄帝继续南征北战,“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东至东海,西至空桐,南达长江,往北驱逐荤鬻部族,最后“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有明确记载,黄帝在涿鹿的山脚下建造都城。当时,黄帝召集天下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在涿鹿会盟,合符契瑞,实现了中华民族“万国和”的空前大统一。炎、黄两族和部分九黎族结成一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http://news.sina.com.cn/o/2006-09-22/045710079105s.shtml)

  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

  张家口:春秋时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代国。秦时南部改属代郡、 上谷郡。汉时分属乌桓、匈奴、鲜卑。隋时东为涿郡,西属雁门郡。唐时 多属河北道妫州、新州,少属河东道蔚州。北宋时为武州、蔚州、奉圣州、 归化州、儒州、妫州地。南宋时皆属辽。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 部置兴和路(治今张北)。明为延庆州、保安州、云州、蔚州及万全都指挥 使司十二卫、所地。清时北属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 厅),南属宣化府(治今宣化)。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察哈尔特别区口 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设立张家口特别市。 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察北两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河北省直辖,并为专 区治所。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 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 隶属之。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1993年7月1日,张家口地、 市合并,称张家口市。1995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张家口市正式对外开放。

  明清时期,张家口商贸兴盛。1551年,大境门外开设“马市”,由官方以布釜之类易蒙古鞑靼马匹、皮张。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臣服受封,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之所”。1613年,张家口堡之侧筑来远堡,以张家口堡和来远堡为基础,张家口逐渐发展成为蒙汉民族贸易交往的中心。时摊铺栉比,商贾云集,来远堡外“穹庐千帐”,民族商业贸易十分兴盛。1676年,清军击垮葛尔丹,打通了通往漠北的商道,立大境门为蒙古与本部贸易的场所。到1906年各店铺已有1037家。北平、天津、山西等地客商来张家口经商者日众。1860年,俄国商人已开始在张家口出现。1884年,英、美、法等过商人纷纷到张家口收购皮张和羊毛,张家口逐渐成为陆路大商埠,“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途”,年进出口平均银高达15000万两。张家口的皮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天下皮裘,经此输入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成了誉满中外的“皮都”。由于货优物美,享有盛誉,“口羔”,“口皮”驰名国际市场。(http://www.so.com/s?ie=utf-8&src=hao_search&shb=1&q=%E5%BC%A0%E5%AE%B6%E5%8F%A3)

  承德: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理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清朝后,热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这里毗邻京、津、西顾张家口、东接辽宁、北倚内蒙、南邻秦皇岛、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由于这里的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是清帝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驻跸。清代康、乾年间,是山庄和外八庙的兴盛时期。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http://baike.so.com/doc/1510269.html)

  四、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

  张家口、承德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汇之地,燕山山脉和东西绵延的阴山山脉构成拱卫北京的天然屏障,历来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攻防、交融、贸易、征战的战略要地,保存完好的长城见证了张承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历史上,从三皇五帝秦汉到唐宋辽元明清,这里都是重要的战场。抗日战争时期的喜峰口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都是从这里开始。20世纪六十年代,张承地区更成为“防修反修”的战略前沿。目前,张承地区依然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分布着的古今众多军事设施,充分显示出其重要而特殊的战略意义。张承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始终与我们伟大祖国治乱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京津冀生态之源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50′至116°30′、北纬39°30′至42°10′,南北最大距离近300km、东西最大距离约228km,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

  全市总面积3686155公顷,现有耕地面积898751公顷、牧草地475873公顷、林地面积679060公顷、水面积78955公顷。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坝上高原区,自尚义县套里庄、张北县狼窝沟,到赤城县独石口一线以北的沽源、康保、张北、尚义4县为坝上张北高原,属内蒙古高原南缘。该区域面积为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南部坝下4区9县,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500~1200米,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面积24467平方公里,河川占24.5%,丘陵占18.7%,山区占56.8%。

  河流,坝上多数为内陆季节性河,一般流程短、河床宽、河槽浅,由南向北注入内陆湖泊,较大的内陆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五台河。坝下河流属永定河水系主要有洋河、清水河、桑干河。

  承德市位于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因此气候南北差异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使气候具有多样性。北部是七老图山脉,有茫茫林海,广袤草原;中部属燕山山脉,为低山丘陵区;南部则属燕山山脉东段之延续,峰峦重迭,峡谷幽深。河流有潮河、滦河、柳河、老牛河等。清美甘甜的潮河水和滦河水,源源不断流往北京和天津。

  承德属季风气候区,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虽因山地地形影响,但滤掉地方性因素引起的变化,仍具有其主导特征。冬季12——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夏季情况,秋季则近于冬季。除静风外,年最多风向为西南和西北。年平均风速为1.4——4.3米/秒,坝上3.3——4.3米/秒。全年大风日数11——63天。丰宁、围场、隆化、承德县大风日数较多,最多年份多达63——93天。坝上多达116天。

  张承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使其成为京津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的主要来源地。多年来,张承地区一直致力于为京津保水源、堵沙源、送清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

  1.三北防护林工程

  河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从1978年开始准备,1979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历经2个阶段、4期工程建设,其中前三期工程为第一阶段1978-2000年,包括了一期工程1978-1985年,二期工程1986-1995年,三期工程1996-2000年;当前为第二阶段第四期工程,建设年限2001-2010年。

  1978年10月,林业部初步同意将张北、康保、沽源、尚义等4县列入三北规划;1979年,先后又将张家口、承德两市的20个县(市)列入一期工程。198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宋任穷视察陕西省榆林地区风沙被控制的报告上批示:“北京地区还没有解决好风沙和环境绿化问题。要决心把两市(北京、天津)三地(张家口、承德、唐山)统一规划一下,继续实行大力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播种方针,力争本世纪末彻底改造首都周围环境,希望林业部和农牧渔业部将这件事作为一个问题直接抓一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京津周围绿化工程启动,并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工程,与三北二期、三期工程同步实施。河北省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扩展到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廊坊等五市的全部(市、区)和保定市的涞水县、涿州市,后增加易县和涞源两县,共计52个县(市、区),规划总任务324.4万公顷,规划总投资30.72亿元。截至2000年,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前三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0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4万公顷,飞播造林15万公顷,封山育林56万公顷。完成省级以上投资50964万元,占国家规划补助投资的50.9%,其中中央投资35742万元,省级配套15222万元,分别占规划投资的59.5%和38.1%。

  自2001年开始,经国家林业局对林业工程的整合,河北省三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调整为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承德等五市26个县(市、区)。规划造林任务53万公顷,规划总投资15.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7亿元,建设年限2001-2010年。截至2007年底,四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3.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0万公顷,封山育林9.8万公顷,飞播造林2.6万公顷。完成省级以上投资24564万元,占国家规划补助投资的31.3%,其中中央投资18654万元,省级配套5910万元,分别占规划投资的27.5%和55.5%。

  30年来,工程建设以“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拓财源”为宗旨,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根据项目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施功能化布局,建设实施了十大骨干工程,环卫京津的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一是沿边防护林带项目,即沿内蒙古省界,东西长56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的范围内完成防护林8.1万公顷。二是沿坝防护用材兼用林项目,即在沿坝头一线(坝上高原与坝下接合部)东西全长450公里,沿坝两侧各10公里的范围内完成防护用材兼用林19.8万公顷。这两条总面积28万公顷的防护林带构成了防风阻沙的两道绿色屏障。三是燕山山地丘陵区综合治理项目,注重依靠大自然自身修复能力,封、飞、造结合,大力营造多林种、多树种结合的高效稳定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完成治理面积66万公顷,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净化了水源。四是青滦河系水源涵养林项目,在滦河、青龙河等主要河流两岸建成水源涵养林5万公顷。五是通道绿化项目,完成境内交通干线绿化里程1万余公里,两侧营造护路林5万公顷。六是浅山丘陵区水保经济林项目,在浅山丘陵区及部分平原区发展以苹果、梨、葡萄、板栗、杏扁、核桃、柿子等为主的水保经济林带30万公顷,加上原有的,一个总规模近千万亩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七是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在环渤海地区营造以防潮夕、防风沙为主要目的沿海防护林带1万公顷。八是在坝上及平原地区营造牧场和农田林网,与原有林网相结合,一个总面积近20万公顷的农田牧场防护林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九是永定河及冀东泛风沙区治理项目,优化推广桑粮油棉复合治理模式,大力建设网带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完成防风固沙林5万公顷,沙区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减轻了对京津的风沙危害。十是生态景观林建设。在城镇村庄、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周边、交通干线两侧等重点部位,完成以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营造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游憩、保健疗养为目标的生态景观林3万公顷,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参见:《河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十年总结》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sbj/s/2656/content-422062.html)

  2.京津风沙源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工程区总人口1958万人,总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区分为四个治理区,即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治理总任务为222292万亩,初步匡算投资558亿元。 工程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有:林业措施,包括退耕还林394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13万亩,匹配荒山荒地荒沙造林1931万亩;营造林74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62万亩,飞播造林2788万亩,封山育林2666万亩。农业措施,包括人工种草2224万亩,飞播牧草428万亩,围栏封育4190万亩,基本草场建设515万亩,草种基地59万亩,禁牧8527万亩,建暖棚286万平方米,购买饲料机械23100套。水利措施,包括水源工程66059处,节水灌溉47830处,小流域综合治理23445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8万人。

  到2010年,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使工程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从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使北京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http://baike.so.com/doc/7019543.html)

  在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的第一期工程中,张家口市累计完成草地治理任务867.28万亩,圈舍建设261.45万平方米,饲料机械28269台,投资94704.8万元。承德市围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飞封造并举、乔灌草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同步实施等措施,全面提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造林绿化47.3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33万亩,飞播造林12万亩。(参见:《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述》http://news.163.com/12/0613/09/83SBAOQ700014JB5.html)

  3.退耕还林(草)和稻改旱

  张家口市从2000年起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到2013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含荒山匹配)883.2万亩,人工种草8.2万亩,圈舍建设107.5万平方米,投资22730万元。(张家口市农牧局汇报材料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727/07432972203.shtml)承德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31万亩。???(http://www.doc88.com/p-6922037280568.html)

  承德、张家口赤城县分别与北京市签署2009年度退稻还田项目协议书,以进一步保护密云水库的水质,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按照该协议,今年两市将继续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实施“稻改旱”10万余亩。

  承德市潮河流域,赤城县黑河、白河、红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水稻曾是当地主要农作物。为保证密云水库水量水质,北京市与承德市、赤城县分别签署了“稻改旱”协议。根据协议,承德市7.1万亩水稻(其中滦平县35045.6亩、丰宁满族自治县35954.4亩)、赤城县3.2万亩水稻将全部改种玉米等耐旱农作物,而北京按每年每亩550元的标准给予“稻改旱”农民收益损失补偿,张承两市将对密云水库上游禁止种植水稻、禁止施用化肥、禁止使用农药,并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分析。根据“稻改旱”试点地区测算,改种玉米后,一亩地就可少用600多立方米河水,节水达70%。(http://news.sohu.com/20090521/n264081408.shtml)

  七、为京津供清水

  张家口市从2003年起忆累计向北京集中供水2.51亿立方米(自然供水不计)。承德市自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建库以来,已累计向两库供水791亿立方米。其中,赤城县自2004年以来,为北京集中输水2.1亿立方米,同时每年还为北京提供2亿多立方米地表径流的自然供水。

  为保证京津水源,1951年在怀来县建设官厅水库,库容46.1亿立方米。为建水库,县城及84个村庄整体搬迁,共移民81000人。1969年在赤城县建设支州水库,库容1.2亿立方米。1982年在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西部建设的潘家口水库。是滦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大坝高107.5 米顶长104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米水面67平方公里。为建设水库,共外迁移民29900人,涉及4个乡20个行政村,共淹没土地22198.5亩,关闭企业250余家。

  为保证向京津供水安全,张家口市累计关闭污染企业600多家,停产治理300多家。承德市 自2000年以来关停污染企业1400多家,每年减少就业岗位30万人,放弃100多家预计投资300多亿元的产业项目。“十一五”以来,共完成水污染减排项目330多项

  八、张承地区的资源

  张承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两市总面积7.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6.2万。其中,承德市总面积394.9万公顷,其中农用地309.5万公顷,建设用地11.24万公顷,未利用地74.16万公顷。年均自生水3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8%,林地面积3310万亩,木材蓄积量6800万立方米,且每年增加0.7%,年可释放氧气807万吨,吸收二氧化碳1814万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173万吨。每年向北京供应蔬菜184万吨,占新发地市场当期上市量的70-80%。全市已发现矿藏100种,探明储量59种,已开发利用52种。其中矾钛资源储量全国最大。张家口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8万。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17.99亿立方米。全市有林地1930万亩,森林覆盖率34.9%煤碳探明保有储量28.8亿吨,风能储量达2000万千瓦,可开发太阳能年2000万千瓦,生物质资源年产达200万吨,每年向北京供错季蔬菜250多万吨,占到北京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九、张承地区贫困的原因

  张承地区地域袤、资源丰富,背靠蒙古高原,环抱京津两大都市,地处重要战略区位,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张承地区曾经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埠。其中张家口市曾经是北方早期重要的工业城区,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铁路,铁路造就了张家口的工业重镇地位。1910年,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建厂;1915年,京绥铁路张家口至大同段竣工;1919年,宣化龙烟铁矿建厂;1926年,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建厂。再接踵而来的是发电厂、卷烟厂、煤矿等工厂的建立。近代工业文明之风跟随着京张铁路吹进了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新中国成立前夕,工程机械、煤矿机械、钻探机械、矿山机械等工业生产体系已经形成,并在各自的行业中名列前茅,张家口以北方早期重要的工业城区闻名遐迩,也为城市积淀了丰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但与上述条件极不相称的却是,至今张承地区仍是环首都贫困带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原因何在?

  1.开放晚了17年

  正是由于张承地区地处重要战略地位,历来都是京畿屏障,建国以来一直承担着保卫北京、保护北京、保证北京的重任。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张承地区作为北京的北大门,不对外开放,不上新项目。对外开放以后,又因当地有许多重要战略设施和所承担的重要生态功能,划定了大片的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

  2.对京津的无偿奉献

  张承地区作为京津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自建国以来,一直承担着为京津提供无偿保障的特殊任务。为保证供水,修建了一大批水利设施,许多水利设施是完全靠当地百姓手挖肩扛出义务工完成的,而且要大量移民,有些虽然有国家和省里投入部分资金,但当地也需承担配套资金和维护费用。更为重要的是,为保证京津供水安全,流域内不得建设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丰富的矿产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原有项目也要关停整治,并需要建设大量污水处理项目。流域内农业发展也有受到固定格限制,退耕还林还草,稻改旱,禁止使用化肥家药等一系列措施造成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张承地区还要负责对京津提供错季疏菜保障。

  3.交通限制

  张承地区多为山区,交通设施落后,而仅有的几条交通通道也以保京津为首要任务。除为京津运送疏菜的车辆均受限制,严重制约着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当地工农业的发展。

  4.体制转换滞后,政策措施不配套

  张承地区对京津的保障性功能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全国财政一盘棋,当地财政开支由中央和省财政统一安排。因此,虽然其保障功能没有明确的补偿机制,但当地的公共财政开支是有保障的。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分税制,财政分灶吃饭后,张承地区既要履行保障职能,又必须自己找饭吃,而当地的开发又继续受到政策限制,致使两市财政的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当地百姓一直不能摆脱贫困。

  在近些年的退耕还林(草)、禁牧舍饲(赤城县曾是畜牧大县,有大牲畜15万头,羊56万只,牧业收入占全县农业收入的50%。为减少对植被的破坏,2002年开始实行禁牧舍饲,仅羊的存栏数就由56万只减少到9万只,农民每年减收6500万元)、稻改旱、污染项目治理等工作中,一些项目完全靠当地自力更生,有些项目虽然有一定的补贴,但由于补贴水平低,差异大,没有制度和政策的保证,难以弥补当地的损失,造成当地实际收入水平持续下降。如,两市稻改旱共计10多万亩,2007年每亩补贴450元,后来增加到550元。按常年水稻亩产600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3.6元计算,每亩收入2160元。稻改旱后改种玉米,亩产50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2元,亩收入1000元,每亩少收入1160元。在植树造林方面,两市生态林每亩补贴300元(北京2至4万元),公益林两市补贴每亩5-10元,草场禁牧补偿每亩6元,远不能补偿农牧民的损失。

  综上所述,张承地区的贫困落后虽然有自然条件的约束,但更多更主要的是体制和政策性因素造成的。

  十、张承地区的出路何在

  张承地区的贫困和落后是当地人民的悲哀,但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障碍。没有张承地区的脱贫和科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成功实现。因为当地846.2万人口也要生存,要吃饭。如果不能使他们摆贫困,他们就不得不被迫放牧砍树,破坏生态,甚至会积累越来越多和社会政治盾,直接影响京津的生态屏障、水源供应和社会政治稳定。清朝开围(参见《抚今追昔话沧桑——写在木兰围场开围100周年之际》天蓝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ZA200611024.htm)的教训已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值得我们深思和记取。

  张承地区要脱贫解困,要发展繁荣,要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出路何在?

  1.自力更生

  发展生态产业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

  在服务京津中获取应得的收益

  2.国家支持

  产业政策

  生态投入

  转移支付

  3.京津帮助

  建立顶层主导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平台

  共同开发保护生态资源

  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建立受益补偿机制

  4.体制和政策的调整完善

  核心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

  财税体制改革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张家口 承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